庫勒村是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村,我們積極發揮其自然、環境、文化等多方面優勢,借助“能人”、“能企”的核心帶動作用,多方面介入、多渠道走路,應用“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模式,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了集體經濟、村容村貌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快速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養殖特長,以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協助庫勒村成立宏運養牛專業合作社,現存欄奶牛320頭,形成以合作社為龍頭,大戶養殖為主體的養殖場和供千頭奶牛榨奶車間為一體的奶牛養殖格局,養殖業收入占村年均收入的32%。二是基于村實際狀況,探討可行性增收渠道。為激發少數民族村民的積極性,能動性,由村民入股組建了庫勒天豐工貿公司,生產的“庫庫勒”牌酸菜、雜糧、“鶴佳香”牌白酒等,暢銷省內外,也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積極協調溝通,借力發力初見成效。2019年庫勒村與申達集團成立了齊齊哈爾印象紅岸文化旅游公司,該公司和庫勒村投資建設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食品、自然風光”等全方位多元化生態民俗旅游度假區。隨著庫勒村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建立,現已形成集民俗風情、鄉土旅游、特色產業為一體的綠色產業鏈。庫勒村也被列為富區旅游一個重要節點。四是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小院”經濟。利用“互聯網+”在庫勒村試行小院蔬菜訂單發貨模式。目前,全村已打造了50余個“小院”蔬菜種植,共同打造綠色生態家園。